細菌內毒素作為外源性致熱原的內毒素能激活中性粒細胞等,是革蘭陰性菌細胞壁個層上的*結構,會使中性粒細胞釋放一種叫內源性熱原質的物質,其在體溫調節(jié)的中樞會引起發(fā)熱反應。當內毒素經消化道進入人體不會產生危害,但內毒素經注射液等方式進入血液時則引起癥狀不同的疾病。因此,藥品安全性檢驗一個重要項目就是藥品注射劑中細菌內毒素檢查。美國科學家Levin和Bang1968年建立鱟試驗法來檢查細菌內毒素,美國FDA于1973年制定的規(guī)則指出“鱟試劑是一種檢測細菌內毒素的靈敏指示劑。"
1.鱟試劑的特性及與內毒素產生反應的作用機理
鱟試劑是細菌內毒素檢查法中最重要的試劑。它是鱟科血細胞(變形細胞)裂解液的凍干產物。鱟的血液中只有一種類型的血細胞參與循環(huán)就是被稱為變形細胞。目前制備細胞鱟試劑一種是東方鱟,另一種是美洲鱟。研究鱟試劑作用機理表明,細菌內毒素激活鱟試劑中鱟血細胞溶解物,產生一系列的凝集酶反應,形成凝固蛋白凝膠。判斷供試品中細菌內毒素的限-量能否在規(guī)定范圍,可通過用鱟試劑檢測,或者是量化革蘭陰性菌所產生細菌內毒素。
2.細菌內毒素檢查法
2.1內毒素標準品
細菌內毒素國家標準菌株由大腸桿菌提煉精制而成,是用來檢查,校準,仲裁鱟試劑靈敏度、細菌內毒素濃度測定,干擾測試和測試方案中供試品陽性對照和陽性對照溶液的制備和光度測定方法的可靠性測試、凝膠檢查鱟試劑試驗敏感性。國家標準是細菌內毒素校準的參照標準,單位為內毒素(EU),1EU等于1國際單位內毒素(IU)。
2.2實驗準備
玻璃器皿在酪酸洗液、其他熱源性滅活劑、或清洗劑將充分浸泡,控干洗液后用蒸餾水3遍以上的沖洗,放入干燥箱,在250℃干烤30min以上,用以除掉可能性存在外源性內毒素干擾。如果用塑料的器具,如微孔板和與微量加樣器配套的吸頭等,應選用標明無內毒素并且對試驗無干擾的器具。
無熱原酶標板
2.3鱟試劑靈敏度復核
將細菌內毒素采樣標準品與專門的檢查水在渦流攪拌器中混合溶解15min,稀釋后測定鱟試劑的靈敏度值(λc)。每一批新批次鱟試劑全部需嚴格采用靈敏度試驗。
2.4實驗方法
將8支鱟試劑分別加入細菌內毒素檢查用0.1mL水溶解。按最大稀釋倍數稀釋的供試品溶液0.1mL加入2支,作為供試品溶液管,2支加入含內毒素濃度為2λ對照溶液為供試品陽性對照管,2支加入2λ內毒素工作標準品溶液0.1mL作為陽性對照管,2支加入細菌內毒素檢查用水0.1mL作為陰性對照管。試管混勻封口置于37C±1℃恒溫器中保溫60分鐘±2分鐘,從恒溫器中慢慢取出,極緩的倒轉180°,若未形成凝膠,或者形成凝膠不堅實、變形體從管壁下滑脫落為陰性;管內出現(xiàn)凝膠并且凝膠不變形、如果不從管壁下滑脫落即為陽性。拿取或者保溫試管時要避免振動,以免出現(xiàn)假陰性檢測結果。
細菌內毒素工作標準品
2.5實驗注意事項
準備工作:肥皂洗手,用75%乙醇棉球消毒。應在清潔環(huán)境中進行操作,取樣時防止混入氣體,并防止微生物污染移液管。